演員電影列表

2022
05/20
上映
阿巴斯。風的滋味

阿巴斯。風的滋味

Wind Will Carry Us

在「阿巴斯。風的滋味」影展中,不論勇奪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或是榮獲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獎的《風帶著我來》(Wind Will Carry Us),都可說是伊朗大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的藝術登峰之作。前者描繪一名企圖自殺男子的生命最後巡禮,由於衝擊伊朗的法律與宗教,一度為阿巴斯帶來麻煩。後者則探訪一場即將發生的葬禮,在死亡禁忌與生命奧妙之間,提醒世人珍惜當下,因為「承諾再美好,也不比眼前」。有趣的是,這兩部關注生命議題的電影,同時也是阿巴斯拍片風格轉變的開始,並創出藝術成就的巔峰。 《櫻桃的滋味》劇情敘述一個尋死之人,四處尋找能替他料理後事的朋友,卻在這過程中嚐到生命的美好滋味。該片勇奪坎城影展金棕櫚獎,除讓阿巴斯人生攀上高峰,卻也是他從影以來最受爭議的作品。該片命題深刻、金句連發,包括「如果自殺是罪過,不快樂又何嘗不是?」、「你能了解我的痛苦,但無法『感同身受』」等,都被奉為經典。片尾除以櫻桃的滋味來妙喻人的美好,精彩翻轉了結局;一場堪稱神來之筆的現場拍攝戲,更將人生虛實玩到盡興,也預告了阿巴斯日後風格的轉向。 堪稱阿巴斯最抒情詩意的電影《風帶著我來》,則更毫無禁忌地探索了死亡與生命的奧秘,一舉榮獲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獎。該片劇情敘述一群拍攝者佯裝電信維修人員,潛入遙遠的庫德族部落,意圖拍攝一名百歲人瑞的死去儀式。然而人瑞一直沒死,反而讓他們陷入期待別人死亡與良知道德上的拉扯。片尾藉「聽說死後的世界更美麗?」的探索,反映生命極其美好,理當珍惜並享受當下。全片看待生命猶如風般的瀟灑,教人心曠神怡。
風帶著我來

風帶著我來

The Wind Will Carry Us

上映日期:2022-05-20 片長:1小時58分 劇情
本片榮獲威尼斯影展評審大團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影片描述一群外地工程師來到偏遠山村,其中一位工程師對村裡很感興趣,他跟當地小孩打聽村裡情況,尤其對久病的老婦感到好奇,經常關心她的病情,也因為常到山上接電話,而與挖坑的村民經常聊天。某天,村裡傳來土石崩落的災情,擔心老婦人的安危,於是拜託前往救援的醫生,順便幫他探視老婦,在憂心與悵然之間,生命早已如風一般自由,隨處吹拂。 《風帶著我來》透過外來異鄉人的視角,以帶有距離感的觀察,表達生死的主題。阿巴斯獨特的寫實影像魅力,處處是巧思安排:不擅與人交際的工程師,必須趕到山上才能接聽電話;而挖坑的村民與老婦,始終只能聞其聲而不見其人,保留想像空間卻也暗示著溝通的艱難。影片刻意去戲劇性並維持遠觀的形式,讓觀看也猶如一場儀式,直到最後才漸能領會隨風而逝的生命哲學。
櫻桃的滋味

櫻桃的滋味

Taste of Cherry

上映日期:2022-05-20 片長:1小時39分 劇情
最新預告:櫻桃的滋味 預告
伊朗導演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作品,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 劇情描述一位打算結束生命的知識份子,在挖好自己埋屍的坑洞後,開車沿著市區與市郊山坡建築工地四處與路人攀談。遇到了撿破爛、待業青年、阿兵哥、工寮警衛、神學生、以及製作鳥獸標本的老人等。 他與人們閒話家常,論及家庭、工作、生活的狀況,有時也幫忙載送需要的人。而他只是想找一個合適的傢伙,能在他自殺之後替他完成收屍的工作。然而透過不斷的對話,各種人生的境遇逐漸突顯生命的意義,令人體會原來活著的滋味宛如櫻桃般美好。 阿巴斯的電影經常藉由小孩童稚天真的視角,透視伊朗人民的生活哲學,充滿童趣和人情溫暖。展現伊朗人民在宗教狂熱與好戰嗜血等負面形象之外,充滿生命韌性的民族性格。而本片則一反導演過去樂天知命的創作主題,直接碰觸伊朗回教文化禁忌——死亡。
2022
04/15
上映
阿巴斯。伊朗。三部曲

阿巴斯。伊朗。三部曲

Abbas Kiarostami

史柯西斯、高達高度讚賞!阿巴斯電影4K數位修復完整登場 為紀念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1940-2016)八十歲生日,法國MK2電影公司自2020年起著手將其全數作品以4K/2K數位修復。海鵬電影公司將於今年4-5月,分期以「阿巴斯。伊朗。三部曲」及「阿巴斯。風的滋味」影展,推出其最獲好評的五部早期作品,其中包括:4/15描述一個男孩焦急歸還同學作業簿的可愛故事《何處是我朋友的家?》;4/15描述一對導演父子在震災後急尋友人下落的《生生長流》;4/22描述一對男女在震災後的曲折愛情的《橄欖樹下的情人》。以及5/20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描述一名男子急欲尋死卻獲得生命意義的《櫻桃的滋味》;和5/20榮獲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描述一名工程師遠赴鄉村探詢生命議題的電影《風帶著我來》等片。透過首度4K修復的大銀幕觀影,一睹阿巴斯看似樸實清新,卻能直探人性與電影虛實的高超手法,感受他對電影、哲學與生命的啟發。 阿巴斯早期因為被「伊朗兒童和青年發展所」(Kanun)電影部門延攬,開啟他以兒童為題材的電影創作,除拍出改寫影史的經典之作《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更自此延伸出《生生長流》、《橄欖樹下的情人》等「伊朗三部曲」,不僅將他的地位推上大師殿堂,更帶領伊朗電影衝出國際,有「大師的大師」美譽。包括以《分居風暴》獲得奧斯卡的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以《計程人生》勇奪柏林金熊獎的賈法潘納希對他推崇至極,後者更曾在《橄欖樹下的情人》擔任並演出「副導演」一角蔚為美談。 阿巴斯曾於1994年訪台宣傳《橄欖樹下的情人》,金馬國際影展亦曾於1993、2016年兩度做過他的專題。1997年,阿巴斯讓人思考死亡與生命意義的電影《櫻桃的滋味》奪得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讓他登上電影藝術的最高殿堂。阿巴斯的電影引領觀眾在生活中理解生命,不僅伊朗名導演穆森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稱頌他是「熱愛生活的人」,美國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盛讚他是「擁有獨特世界觀的藝術家」,法國新浪潮大師高達更曾以「電影止於阿巴斯!」讚揚他對電影本質的追求及探索。 「阿巴斯。伊朗。三部曲」及「阿巴斯。風的滋味」影展將阿巴斯最深得人心的五部電影首度作4K/2K數位修復完整呈現,每一部都不容錯過! 【伊朗。三部曲】 阿巴斯最詩意的凝視「伊朗三部曲」綻現永恆的人性之美 伊朗大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1940-2016)在2000年之前的電影都在伊朗拍攝。他擅長聚焦小人物、尤其在伊朗社會裡沒有話語權的人們,例如小孩、婦女、村民、勞工等。他並偏好與素人演員合作,經常到了拍攝地點後,才開始尋覓適合的角色人選。而他最著名的「伊朗三部曲」就是以伊朗北部的科克(Koker)地區為拍攝地點,鏡頭常遊走在伊朗獨特的黃土荒丘地景、循著階梯上下的民居之間,並附以和緩的影像、詩意的凝視,引領觀眾與片中男女老幼,展開一場場精彩的旅程。 「伊朗三部曲」以《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為首部曲,故事講述一個小男孩因為擔心朋友作業簿在他這裡遭到老師責駡,努力尋找朋友的家的故事。片中他奔跑於不同村莊之間、不停找人問路,幽默描繪出伊朗父權(或指神權)社會下「小孩有耳無嘴」,以及孩子的純真動機。電影除具備深情的人文關懷,片尾夾在作業簿裡的小花,尤其神來一筆。 在二部曲《生生長流》中,阿巴斯虛構了一個自己、作為男主角,因為擔心伊朗大地震後主演《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的小男孩安危,於是帶著兒子驅車趕往震區尋找男孩下落。該片向世人展現了伊朗人民面對災難的不屈與豁達,尤其以一對死了大半親友的年輕戀人,仍堅持舉行婚禮並藉此抹平傷痛,同時向新生活招手最令人觸動,結尾的長鏡頭除被奉為經典,更映出阿巴斯電影中永恆的人性之美。 在最終曲《橄欖樹下的情人》中,阿巴斯成功結合並顛覆了真實與虛構,締造出令人驚嘆的劇本架構。該片是阿巴斯在拍攝《生生長流》時,聽說片中飾演戀人的兩位演員真實故事後,決定延伸、並結合他們在戲裡的演出與戲外的愛情,透露出攝影機的背後,往往潛藏著更動人的愛戀。片尾當這對戀人穿過茂密的橄欖樹林,宛若化為油綠田野間的兩朵小白花時,讓人忍不住欣喜起來,成就了「伊朗三部曲」最終結、最完美的篇章。 【電影。介紹】 4/15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 ◎瑞士盧卡諾影展銅豹獎、評審團特別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伊朗黎明國際影展最佳導演、評審團特別獎 電影簡介-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劇情描述一名小男孩,為擔心同學因為沒繳交作業而被學校退學,執意踏上一趟尋找同學家旅程的故事。該片透過小男孩這趟旅程,以及阿巴斯的質樸鏡頭,將伊朗鄉村人們的樸實天性與生活樣貌,一一忠實地留存在電影之中,不僅是阿巴斯首部受到國際關注的電影,並與其後的《生生長流》、《橄欖樹下的情人》三片,一同被譽為「伊朗三部曲」(又名「科克三部曲」或「鄉村三部曲」),其中尤以本片的整體氛圍最為樂觀與迷人,獲英國影評人協會選為「50部必看佳片」之一。《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全片以單純且堅定的小男孩視角,引領觀眾觀察了伊朗傳統社會講求紀律與規範的生活型態,更細膩描繪了同窗友誼、親人關係,尤其男孩的善良與沿途遇見的好心陌生人,都為電影一一注入了詩意般的暖流。 劇情大綱- 伊朗鄉村的小學裡,內瑪札迪總因為各種理由、沒把功課寫在作業簿上,老師氣得跟他說:只要再犯就退學。放學回家後,阿默德卻發現自己不小心、把同學內瑪札迪的作業簿給帶回家了,這不僅會害他被老師罵,甚至會遭到退學…。 焦急的阿默德決心要歸還作業,卻不知道同學家究竟在哪裡?加上媽媽的禁足令,緊盯著他的爺爺,以及各式奇異的大人們都不斷阻撓著他。在這個聽不進孩子說話的大人世界裡,阿默德只不過想歸還同學作業簿,卻變得異常困難⋯。(伊朗,83分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5 《生生長流》And Life Goes On ◎巴西聖保羅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法國〈電影筆記〉十大佳片TOP3 ◎日本東京影展競賽片 電影簡介- 在電影《生生長流》中,阿巴斯以打破現實與虛構疆界的敘事手法,描繪了在伊朗大地震後,一位電影導演帶著兒子,穿梭在斷垣殘壁間,冒險尋找他的演員下落的故事。該片生動刻畫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下,人們重新找回生活下去的力量與方向。阿巴斯為捨棄悲情,遲至經過震災半年沉澱後,才重返該地拍攝,除將當下人們的真實生活帶入電影,更隨著與不同的人相遇,一一帶出悲歡離合下的人生態度,充滿難能可貴的生命力道。對生命的思考,是阿巴斯電影永恆的命題。地震雖毀掉人們的物質擁有,卻讓人進入一個更純粹與大自然共容的境地。《生生長流》對照台灣也曾發生過的921大地震,有著極正向的互文與省思。 劇情大綱- 伊朗發生大地震,導演急忙帶著他的兒子開車回到電影《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的拍攝地科克,沿途探聽片中兩位小演員的下落。儘管國道封閉、一路斷垣殘壁,但劫後餘生的人們,卻未沉溺於悲傷,反而滿懷勇氣投入了重建的工作。天災的無情,使人們更懂得珍惜生命,有人孑然一身感到悲愴,有人找到親人恍如隔世,也有年輕夫婦珍愛彼此、決定要立刻結婚。導演一路駕車朝向蜿蜒的小路前進,突然有人告訴他:剛剛看見了他在尋找的兩個小演員,正朝著山上的陡坡走去⋯。(伊朗,95分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 《橄欖樹下的情人》Through the Olive Trees ◎坎城影展競賽片 ◎芝加哥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聖保羅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代表伊朗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電影簡介- 「我總愛尋找真實,真實往往隱藏在表象背後。」阿巴斯在拍攝電影時,攝影機背後發生的事,有時更有意思,常讓他將攝影機轉了方向來拍。《橄欖樹下的情人》有著阿巴斯一貫的紀實風格,卻更具備虛實交錯的劇情結構。在前作《生生長流》飾演新婚夫妻的男女演員,鏡頭外微妙的情感變化,賦予本片更顯層次、更加精采的發展,也使該片入選坎城影展,並成為第一部代表伊朗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 劇情大綱- 地震過後,劇組來到鄉村拍攝電影,導演穆罕默德決定要啟用當地非職業演員,原定的男主角卻因為講話口吃頻頻NG,導演只好派劇組人員胡笙上場,不料女主角塔荷莉卻不願跟他一起演戲。原來胡笙暗戀塔荷莉已久。胡笙出身貧寒,孑然一身;塔荷莉則家境優渥,受過良好教育。由於彼此間差別巨大,胡笙的愛情始終未能開花結果。不過,地震摧毀了塔荷莉的一切,她的家境如今反跟胡笙相差無幾。借著拍戲的機會,胡笙決定向愛人展開大膽追求…(伊朗,103分鐘)
2010
11/26
上映
愛情對白

愛情對白

Certified Copy

上映日期:2010-11-26 片長:1小時46分 劇情
最新預告:愛情對白 預告
人事物依舊,情感卻難捉摸 一位英國作家遠赴義大利宣傳新書,在托斯卡尼邂逅一位法國女子,她領著他到了佛羅倫斯一座小村莊,漫步在中世紀的街道閒聊,原來這裡是他們當年蜜月之地。浪漫再現,然而兩就如金星和火星般,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仍舊會為小事起爭執。就算試圖重現過往的美好,真能重拾最初的幸福?一個下午的時間,能否讓兩人解開感情的結,再次攜手相伴?

廣告

重要聲明:本網站為提供內容及檔案上載之平台,內容發佈者請確保所提供之檔案/內容無任何違法或牴觸法令之虞。卡卡洛普無法調解版權歸屬等相關法律糾紛,對所有上載之檔案和內容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一切檔案內容及言論為內容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