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列表

2024
11/15
上映
Highlight: Lights Go On

Highlight: Lights Go On

HIGHLIGHT LIGHTS GO ON AGAIN IN CINEMA

上映日期:2024-11-15 片長:1小時56分 歌舞 紀錄
HIGHLIGHT出道15年來,以強烈的音樂和舞臺展現獨樹一格的魅力。為紀念HIGHLIGHT出道15年,所舉行的亞洲巡演「LIGHTS GO ON, AGAIN」將在大銀幕登場!從〈Plz Don’t Be Sad〉、〈BODY〉到〈Bad Girl〉、〈Shock〉、〈Fiction〉,涵蓋過去、現在、未來的獨一無二的豐富表演舞臺,能感受到粉絲們「Light」、「B2UTY」和HIGHLIGHT在現場一起創造的充滿爆發力的能量!此外,本作也將首次公開成員們坦率的訪談。燦爛的15年,再次點亮我們嶄新光芒的時間!​
保羅 ‧ 賽門:無眠樂章

保羅 ‧ 賽門:無眠樂章

In Restless Dreams: The Music of Paul Simon

上映日期:2024-11-15 片長:3小時29分 紀錄
2019年,賽門做了一個夢,夢裡有個聲音告訴他,「你正準備製作一張叫《詩篇七首》的專輯」。 往後的日子裡,一些句子、低語會在某個時間浮現在他的腦海中,甚至在他睡著的時候。於是他慢慢將這些碎片撿拾、拼湊、串聯起來,每段旋律的雛型彷彿在暗房的化學浴中顯現出一張張照片,那裡有 Simon & Garfunkel 曾經擁有的記憶,一段美好的友誼,同時也述說著他們那一代人的痕跡…。 本片如夢似幻般將歷史畫面與當代民謠層層堆起一段餘音繚繞的奇幻旅程,其中包括未曾公開的珍貴鏡頭,如Simon & Garfunkel 在中央車站重聚的音樂會。然而這不是青春回顧,是他對音樂永不停止的追尋,並從中探尋信仰、死亡、上帝的存在,情感游離再相遇,盼音樂讓人回到最初的純粹、盼音樂讓人找到生命的最佳地點。
2024
11/08
上映
幕前幕後:范克萊本鋼琴大賽

幕前幕後:范克萊本鋼琴大賽

CRESCENDO

上映日期:2024-11-08 片長:1小時51分 紀錄
「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 (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自 1962 年首屆賽事至今,已舉辦共十六屆,與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伊莉莎白王后國際音樂大賽並列為當今古典樂鋼琴演奏四大國際賽。 第十六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原定於 2021 年舉行,卻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被迫延宕一年。無獨有偶,2022年初爆發俄烏戰爭,一時間,國際興起抵制俄羅斯,聲援烏克蘭的浪潮,就連國際奧總也加入聲援。這把輿論之火同樣也燒到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要求主辦方禁止俄羅斯籍選手參賽。然而,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卻不願如流,只因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的創辦緣由與精神宗旨就是要發揚范·克萊本在 1958年美蘇冷戰期間,堅持遠赴蘇聯參加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彼時蘇聯方主辦單位與評審團也是不畏各方外部壓力,僅只考慮音樂藝術的純粹,最終更將鋼琴演奏類的冠軍頒發給琴藝超卓,技驚四座的范·克萊本,成為音樂藝術如何打破國族、政治藩籬的重要精神象徵。於是乎,第十六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就在堅持「音樂之前,只有愛與美,而不應該有任何仇恨」的理念下,堅持開放俄羅斯選手繼續參賽。 最終,本屆銀牌得主為來自俄羅斯的安娜.葛努仙涅 (Anna Geniushene),銅牌則為來自烏克蘭的德米特羅·霍尼 (Dmytro Choni)。如此無視外部政治因素考量的評審結果,恰恰重現了當年范·克萊本參加第一屆柴可夫斯基大賽時的歷史情境。 本紀錄片的拍攝動機始自於導演希瑟·威爾克(Heather Wilk) 眼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深受武漢肺炎與俄烏戰爭雙重壓力的進逼,她想記錄這個深具指標意義的國際音樂大賽該如何應對,選手們又將會如何自處。透過這些寶貴的紀錄,貼身的採訪,觀眾除了可以見證主辦單位如何傳承范克萊本精神的風骨,更有幸一賭所有選手在準備國際鋼琴大賽時的各種幕後花絮、練習技巧與選曲策略等,對於古典樂迷,乃至於音樂科班師生,肯定是非常寶貴的實境教材。 此上映版本為導演加長版,新增許多本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金牌得主任奫燦的訪談、練習與比賽片段。如今,史上最年輕的金牌得主任奫燦已成古典樂壇中炙手可熱的演奏家,亦曾來台舉辦演奏會,這部紀錄片也因此更顯彌足珍貴,讓我們一起見證任奫燦與當代眾多鋼琴超新星的誕生。
靠近維梅爾

靠近維梅爾

Close to Vermeer

上映日期:2024-11-08 片長:1小時19分 紀錄
最新預告:靠近維梅爾 預告
荷蘭女導演蘇珊雷斯執導,荷蘭塞普蒂米烏斯獎最佳紀錄片大獎,荷蘭電影節金牛獎最佳紀錄片提名。電影見證了荷蘭國家博物館兩大策展人-葛瑞格韋伯(Gregor JM Weber)和彼特烏洛夫斯(Pieter Roelofs),如何傾力集結來自7個國家、14家博物館,包括〈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及〈倒牛奶的女僕〉等28件荷蘭黃金時代大師約翰尼斯·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稀世名畫,首度聚集阿姆斯特丹大展的驚險歷程。 荷蘭國家博物館策展人韋伯,想在退休前實現一個偉大夢想:舉辦有史以來規模無與倫比的「維梅爾大展」。他除邀請許多專家鐵粉,集思廣益發現新觀點,更運用新的技術,想找出究竟是什麼元素、能讓一幅畫作擁有維梅爾的特質?韋伯邀請另一位策展人烏洛夫斯加入,開始聯絡全世界維梅爾的擁有者。經過鍥而不捨的追查及邀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館剛修復的〈窗邊讀信的少女〉、柏林博物館收藏的〈一杯酒〉、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舉世聞名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巴黎羅浮宮的〈編織蕾絲的女工人〉、華盛頓國家藝術畫廊的〈持天平的女人〉,以及紐約弗里克收藏館的三件作品等都一一到位。此時卻爆發一項震驚世界的消息:來自華盛頓國家藝術畫廊的名畫〈帶長笛女孩〉,據傳並非出自維梅爾之手,而是某個他最親近的人…。 「好的展覽能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紀錄電影《靠近維梅爾》不僅呈現策展人及修復師們,之於維梅爾藝術的熱愛,更展現將維梅爾名畫帶回荷蘭所需的外交手段。當這些來自美、日、德、法等世界各國的28幅維梅爾畫作,首次聚集在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吸引了來自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65萬名參觀者,刷新藝術展覽紀錄…。
2024
11/01
上映
愛子歸來

愛子歸來

Come Home , My Child

上映日期:2024-11-01 片長:1小時32分 紀錄
最新預告:愛子歸來 預告
楊媽媽遭逢重大家庭變故,在生命絕境時,從台灣移民到美國,意外開啟人生新階段。一群懷抱美國夢的青年,卻在美深陷牢獄,判刑百年。 20多年來,是什麼力量驅動楊媽媽持續寄信,聆聽重刑犯心聲?她的孫女又為何只願以紙條溝通? 一部長達十年、橫跨台美的紀錄片,記錄獄中青年與楊媽媽由陌生到情同親人的故事,以及屋簷下祖孫從疏離到敞開心扉的轉變。
超/人: 克里斯多夫李維傳奇故事

超/人: 克里斯多夫李維傳奇故事

Super/Man : The Christopher Reeve Story

上映日期:2024-11-01 片長:1小時44分 紀錄
是關於已故「超人」克里斯多夫李維一生的紀錄片,他是丈夫,是父親,同時是戰士,也被全世界幾百萬人視為英雄;該片獲爛番茄100%滿分盛讚:「感動人心」、「賺人熱淚」,也讓人「感到強大而充滿希望」。
2024
10/25
上映
白南準:月亮是最古早的電視

白南準:月亮是最古早的電視

Nam June Paik: Moon Is the Oldest TV

上映日期:2024-10-25 片長:1小時50分 紀錄
1世紀「Z世代」娛樂資訊爆炸,速食影音全球當道。早在1960年代網路尚未發展之時,白南準便以「破壞藝術家」之稱聞名,透過錄像藝術刻畫他對未來資訊科技發展的奇思。 1974年,他便以「資訊高速公路」形容數據媒體傳播。這樣的概念在當時極度創新,大膽又準確預測了當今世界各地實時交流、新媒體的急速傳播;他的前衛之舉,更創造出一種空前的視覺饗宴。本片帶領觀眾深入白南準世界裡科學、藝術、流行文化的破格及融合,同時也見證身處「未來」的我們,如何活出白南準眼中的異想世界!
日本人的養成

日本人的養成

The Making of a Japanese

上映日期:2024-10-25 片長:1小時39分 紀錄
最新預告:日本人的養成 預告
影片觀察孩子們如何學習成為日本社會一分子時所具備的特質,更藉此窺見日本的未來。值得一提的是,該片自2020年東京奧運前夕即進行拍攝,即使期間經過疫情,依然展現出日本美好的一面,片中師生互動十分引人入勝。 是日本女導演山崎艾瑪(Ema Ryan Yamazaki)的最新作品。由於對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感到強烈興趣,山崎艾瑪鎖定了全校擁有將近1000名學生、日本最大公立小學之一的東京塚戶小學進行拍攝,並以一整個學年的時間,親密捕捉了該校一、六年級學生的童年魔力,在他們歡笑、淚水和受到啟發的成長時刻中,觀察他們是如何學習、並開始具備成為日本社會一份子應有的特質。《日本人的養成》不僅被【日本文摘】雜誌誇讚是「今年的大亮點!」,就連以教育聞名的芬蘭媒體,都給予「溫暖無比」的全面好評。該片向全世界展現了日本美好的一面,連續榮獲日本當代電影節觀眾票選獎與日本連線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大獎。 導演山崎艾瑪本身是英日混血,並從小在大阪長大。她對日本社會的獨特性十分感興趣,認為日本之所以能成為現在讓全世界稱羨的社會,最關鍵的答案就是因為日本的小學制度。為拍攝《日本人的養成》,山崎艾瑪在學校「臥底」150天,隨時掌握可能發生的事件,總計拍攝了700個小時。期間即使遭逢新冠疫情,她依然不願放棄,認為那是捕捉日本文化特質與教育真實面的絕佳機會,甘冒風險繼續拍攝,果然順利成功,獲美國日本當代電影節(Japan Cuts)盛讚「耳目一新!令人大開眼界」。 「日本人總是準時」、「日本人很有禮貌」、「日本人工作努力」,當電影《日本人的養成》在世界各國放映,果然引發驚嘆連連。日本是唯一要學生自己打掃教室的學校體系,每個學生從小都被賦予責任和角色。「群體意識」就是這樣被建立了起來,成為日本獨有的特質。電影《日本人的養成》告訴你「日本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不僅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功能並激發對話,更是任何城市或國家當前教育體系的一面鏡子。
2024
10/10
上映
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

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

Hayao Miyazaki And The Heron

上映日期:2024-10-10 片長:2小時1分 紀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吉卜力動畫,每個吉卜力迷一生必看的宮﨑駿紀錄片《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即將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這部紀錄片記載日本傳奇動畫大師宮﨑駿投入動畫界61年的人生點滴,不僅貼身拍攝宮﨑駿創作奧斯卡最佳動畫片《蒼鷺與少年》長達7年的幕後製作秘辛,更讓觀影者深入了解宮﨑駿堅持一輩子的創作理念與獨到的人生哲學,透過穿插吉卜力經典動畫場景及對白做虛實交錯,引領人進入宮﨑駿作品中蘊含的人生智慧格言,所有吉卜力迷千萬不能錯過! 日本NHK製作團隊透過長達7年獨家跟拍,滿滿兩小時揭露在吉卜力工作室發生的點點滴滴。導演宮﨑駿強迫自己打開腦蓋,讓靈感從腦袋未知的渾沌中湧現出來,穿梭於現實與幻想的世界,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異世界冒險。而面臨多年來老戰友們一個個過世的噩耗,他又是如何看待人生?答案就在整部影片之中。
念念眷村:文學裡的眷村故事

念念眷村:文學裡的眷村故事

In Perpetual Nostalgia: Tales of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in Literature

上映日期:2024-10-10 片長:1小時21分 紀錄
「眷村文學」既是專屬眷村人所有,也是臺灣獨特而珍貴的文學資產。 1949 年從中國大陸移居臺灣各地的族群,大批國軍及其眷屬隨中央政權撤退來臺,這些陸續從中國大陸移居臺灣近 60 多萬的軍人及數目不詳的眷屬,造就後來的眷村文化。本片使用影像記錄眷村文學作家心路歷程,包括被譽為「詩壇鐵三角」的洛夫、張默、瘂弦,三人創辦的《創世紀》詩刊,影響臺灣詩壇的走向逾一甲子。更獨家呈現傑出小說家和散文家斯人斯事介紹,從司馬中原、朱西甯、齊邦媛、白先勇,到陳芳明、封德屏、袁瓊瓊、蘇偉貞、朱天心、梅家玲、張啟疆等,以採訪、實景、重現、新聞片段、照片、動畫、主題歌曲各種元素,書寫眷村生活的各個面向,重現眷村生活與記憶。 本片由知名資深紀錄片導演黃玉珊、陳堯興執導,以情感充沛的文學視度,重新回顧解讀外省族群七十多年以來,寄託於眷村生活之中的顛沛流離命運,呼喚觀眾回到文學的心靈家園,對土地與族群認同等敏感議題做出省思與回應。

廣告

廣告

gamme
重要聲明:本網站為提供內容及檔案上載之平台,內容發佈者請確保所提供之檔案/內容無任何違法或牴觸法令之虞。卡卡洛普無法調解版權歸屬等相關法律糾紛,對所有上載之檔案和內容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一切檔案內容及言論為內容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立場。